朱继民:首钢搬迁之路就是创新之路
|
来源:中国网 2011年1月14日,在首钢举行的北京石景山区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上,董事长朱继民对首钢职工说道:“这是一个历史将永远铭记的时刻,标志着具有91年历史、有十多万人的首钢完成了历史性壮举,进入了全新的转型发展阶段,也标志着首钢兑现了对国家和首都人民的庄严承诺。” 对于首钢搬迁的重大意义,无须讳言。其实到了朱继民接任首钢董事长时,首钢的搬迁计划已经传到了第三代,而整个搬迁计划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为北京和首钢的未来发展做出的战略规划。到北京申奥成功之后,首钢搬迁的历史时机成熟了,同时,承载着首钢搬迁重任的这位历史人物也成熟了,他就是朱继民。作为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朱继民知道自己被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虽然他不是最开始的动力,但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却将由他率队去完成。 朱继民本来可以选择远离“首钢搬迁”这个十分棘手窒息的重大命题,但是他坚信这一历史性的搬迁,是正确的,他也知道体制和组织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他的信仰。首钢搬迁,代表了一个城市发展观的毅然抉择:走与人为善、与人文为善、与自然为善的生态发展之路! 目前,首钢已开始在老矿区大约1.6平方千米范围内发展都市型环保产业,包括生物垃圾的发电、固体垃圾的加工再利用、餐厨垃圾的回收加工和利用、玻璃器皿的回收加工和利用等,打造了一个环保产业自身循环发展的创新产业链。 朱继民说,在首钢搬迁调整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他们始终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来抓。而实施创新能力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引进几个人才、增加一点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企业首先必须要形成创新的文化、创新的氛围,如果没有这些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只靠一小部分人进行创新,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形成了创新的文化和创新的氛围,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创新、广泛的创新,才能带动整个企业的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并运用到整个工艺流程的过程当中,否则仅靠一部分人掌握核心技术,却要求整个生产线来支撑这个核心技术,想在工业化上实现这一点是非常艰难的,所以说首钢的搬迁之路就是创新之路。 有人就首钢的搬迁,说了这样一句话:朱继民64岁,而首钢却刚刚涅槃重生。用这几年首钢的市场业绩来衡量任何牵涉其中的人物的历史功过,都还为时尚早,因为首钢还走在历史的影子里,朱继民还在坚守着自己的使命,让首钢的转型之路照进新的阳光。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