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何时彰显回天之力?
|
钢企网资讯中心 综合报道 五一节后,钢铁行情回暖的预期仍然落空,钢价自4月中旬一路走跌后,一直难见抬头曙光,即便受节日气氛影响,节前出现小幅反弹,但仍难以持久,钢贸商心态越发悲观,对5月行情看跌的越来越多,面对种种不利因素,钢铁行业何时能扭转乾坤,力挽狂澜?时间真的会给出答案吗? 钢厂动态——钢铁行业遇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行业亏损 中钢协人士称:“今年1、2月份钢铁业已经陷入全行业亏损。虽然3月份有可能盈亏持平,但是从一季度来看,全行业亏损无疑。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首次发生全行业亏损。”。 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钢企的钢铁主业已开始亏损,12月份吨钢亏损额达到128元。现在,都把钢企从2000年以来首次全行亏损的原因归咎为“成本高企和需求下滑的双重挤压”。确实是这样。我国是世界钢铁进口需求第一大国,但是,对于铁矿石价格却没有话语权,话语权掌控在巴西和澳大利亚世界铁矿石巨头手中。每次谈判,中国都是最终输家。造成铁矿石进口成本不断攀升。同时,我国钢企不少,产量不低,但是,粗放式较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低下,稍遇成本上升或者需求下降,自行消化能力极差,很快出现亏损。 一些重要的上市钢铁企业的一季度预告也印证了钢铁行业目前的困境: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净利润为负10.34亿元,钢铁主业平均销售利润率-0.12%。放眼A股上市公司,“亏”声四起。2012年一季度,鞍钢股份、华菱钢铁、马钢股份、山东钢铁、安阳钢铁、韶钢松山、新钢股份、重庆钢铁、首钢股份等上市公司,亏损额分别为18.8亿、7.1亿、4.6亿、3.9亿、3.5亿、3.3亿、2.6亿、1.8亿和1.5亿 。相比而言,宝钢股份还算处境稍好。2012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74.19亿元,同比下降12.22%;净利润为12.21亿元,同比下降60.12%. 对此,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解释,“尽管增速下降明显,但需求还在增长。一季度国内表观消费1.65亿吨,同比增长1%。另外,钢铁企业的成本很大,企业不会轻易减产。不同企业的成本条件和对后市判断预期不一样,钢价和钢材产量目前并没有清晰的线性关系。” 目前,钢铁企业正处在一个微利和经营非常困难的境地,市场需求减弱、钢价低位徘徊、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全行业经济效益下滑。 上游原料——煤炭价格仍将弱势运行 目前国内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第一季度国内外原油、成品油、有色金属、钢铁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仍较去年底有不同程度上涨。 而同为大宗商品之一的煤炭市场却始终表现平平,国际煤炭市场价格甚至较去年底有明显回落,国内煤炭价格虽表现相对平稳但也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究竟煤炭市场价格上行的动力缺失在哪?后期煤炭市场的走势又将如何? 据煤炭工业协会最新数据,第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量达8.38亿吨,同比增长5.8%;铁路累计发运煤炭5.94亿吨,同比增长6.1%。尽管第一季度煤炭产量增速表现回落,但煤炭生产总量仍创下新高,国内煤炭产能释放依然明显。 综合而言,当前国内煤炭市场供应量较为充裕。预计第一季度国内煤炭总供给量在9亿吨左右,考虑到同期国内煤炭开采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加,后期煤炭供应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由于第二季度为传统的工业产销旺季,煤炭产量仍有望进一步增加,后市煤炭市场供应量依然趋增。 下游产业——家电行业遇“寒冬” 自去年下半年起,家电行业就持续受到房地产市场疲软、通胀率居高不下、各类补贴政策退出,以及海外市场经济下滑等因素的影响,需求不旺,市场遇冷,终端销售数据下滑。这一情况也延续到了今年第一季度。近期家电上市公司陆续公布的2012年一季报数据显示行业形势仍然严峻,但也并非不见希望,部分家电企业遭遇“寒冬”后转型调整的效果开始显现,毛利率水平普遍有所提升。 譬如国美电器(0493.HK)5月1日发布盈利预警称,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将同比大幅减少。受消息影响,5月2日,国美电器股价跌幅逾11.4%。而苏宁电器(002024)此前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9.51亿元,同比下降15.3%。网络销售业务的巨大投入让传统零售商们的业绩压力倍增,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线下销售成本居高不下,进军线上将是零售商们不得不坚持到底的大转型。 众所周知,家电行业是钢铁行业的重要下游需求用户,家电行业对钢材市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家电行业的景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对钢材市场价格波动产生影响。在家电行业当中,钢材特别是冷热卷板,彩涂板等在家电制造中都有广泛应用,据卓创资讯相关数据显示,钢材在家电整机当中的成本比例在6%-- 10%之间。 可见,此次家电企业遭遇“寒冬”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钢价的走势。 宏观经济——4月制造业PMI连续5月回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比3月上升0.2个百分点。该指数经历连续5个月回升之后,已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创13个月新高。专家认为,PMI数据的连续回升显示经济增长呈现趋稳向好的同时,新订单指数回落所反映出的需求不足问题,也预示着基础仍然不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从本月PMI指数看,经济增长的双稳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一方面宏观经济趋稳基础上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购进价格指数回稳下行,反映价格会在前一阶段持续高水平基础上有所回落并趋稳。” 那么,制造业PMI连续5月回升,对钢价有何影响呢? 4月钢铁流通业PMI为47.8%,较上月明显下降,预示5-6月中旬钢价将有所下滑。钢铁行业融资环境没有好转,下游需求继续减弱,但仍有46%的企业保持上月的订单量;71%的企业维持原采购量;57%的钢贸企业看平后市;以上3项指标显示,市场运行、判断以看平为主,且企业看平和减量的比例高于上月;上行动力不足,故判断5月钢价将小幅下行,月末或6月上旬钢价将趋涨,长材形势将好于板材。 综合以上因素,钢企网资讯中心分析认为:通过大幅度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措施,使得重点在建续建工程项目加快投资步伐以及保障性住房投资资金尽快到位建设,把中国经济彻底拉动起来,使得各项经济指标由降转升,这是扭转钢铁行业不景气的根本出路。我们有13亿人口这个世界各国都不具备的、消费潜力最大的市场,只要宏观政策得当,就一定能够使得我国经济迈上平稳健康发展轨道。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
[返回] |